兖州煤业获1.49亿元财政补助
兖州煤业获1.49亿元财政补助 时间:2025-04-05 14:55:13
10月13日上午,晶澳科技山东光伏旗舰店开业庆典在山东济南盛大开业,这是晶澳开设的首家线下旗舰店。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72,581,281.52元,截至上年度末总资产9,716,688,930.43元。挖贝网资料显示,中来股份持续深耕光伏行业,专注于光伏背板、N型高效单晶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光伏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销售与运维(侧重于分布式户用光伏领域),形成了光伏背板、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系统三大业务板块。
投资收益:本期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4,598.99万元,降幅为3,001.82%,主要系本报告期内联营企业上海源烨尚未实现利润抵销所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本期金额较上年同期减少18,976.03万元,降幅为72.04%,主要系本报告期利润总额同比减少所致。10月26日,中来股份(300393)发布2021年前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2,720,777.12元,同比增长14.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641,165.65元,同比减少72.04%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进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重点用能单位要梳理核算自身碳排放情况,深入研究碳减排路径,一企一策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推进节能降碳。建设全流程、集成化、规模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促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文办设备等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创新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配送模式。
推进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石化化工与煤炭开采、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炼厂干气、液化气等副产气体高效利用。大力发展绿色贷款、绿色股权、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金融工具,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碳达峰行动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1.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退出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从源头推进节能降碳。
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
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化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大力推动天然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十四五期间,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实施城市节能降碳工程,开展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
推进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增强城乡气候韧性,建设海绵城市。
4.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4、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积极推动严寒、寒冷地区清洁取暖,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加快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应用,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热示范,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
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将绿色低碳理念有机融入文艺作品,制作文创产品和公益广告,持续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工业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全国整体实现碳达峰具有重要影响。(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三、重点任务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大力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推进工矿企业、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
各地区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定位,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环境禀赋,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4.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大力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合理划定禁止散烧区域,多措并举、积极有序推进散煤替代,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
1.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土地、空域等资源,加大岸线、锚地等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利用效率。积极参与国际航运、航空减排谈判。建立健全氢制、储、输、用标准。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升民航运行管理效率,引导航空企业加强智慧运行,实现系统化节能降碳。2.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组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导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共建一批国家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鼓励企业节能升级改造,推动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
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